
中国白酒喝倒哈佛美女 2011/9/21
今年的多元文化节如期而至。提前很多天,我们几个中国学生朋友就绞尽脑汁的想怎么可以在中国文化节上做出一些有新意的东西。去年我唱了一首中文歌,还有一个女孩跳了一首《辣妹子》,虽然我们很尽力,但是反响似乎并不是特别好,原因是文化的差异太大,很多国外的朋友无法理解歌里面唱的什么意思,跳舞的时候为什么身体要这样扭。于是大家一致意见是:不能每年总是唱唱别人听不懂的歌,跳跳别人看不懂的舞,我们得做出一些新意。 做出新意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哈佛学生见多识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什么都见过,包括一些很不正宗的中国文化。哈佛广场有一个拉二胡的中国老先生,每天晚上坐在哈佛广场美洲银行门口拉二胡,占据银行门口这个黄金位置,希望路人给点钱。这本来是件好事,因为那里人气很旺,并且出入银行的人大多都是手里至少有点现金的人。可是这位先生的问题是,琴艺如此不精,也敢每天跑出来拉,每次经过我都想冲上去阻止他,因为这样的音乐让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解,觉得中国二胡听起来如此不爽,以后反而不喜欢中国文化了。相比之下,他旁边那个美国乞丐显得更牛,乞讨已经讨到心理学的高度。他知道美国人一大半人喜欢狗,另一大半人喜欢猫,如果你实在什么都不喜欢,至少喜欢人。于是他大冬天的坐在哈佛广场,左手一只猫,右手一只狗,猫和狗盖着厚厚的被子,扑闪扑闪着迷茫的大眼睛。这一招果然奏效,过路的人纷纷给钱,喜欢猫的丢在猫那边,喜欢狗的把前丢在狗那边,喜欢人的把钱丢在中间,于是行人无一漏网。史上最强的美国乞丐! 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熟悉西方社会的规则,用他们熟悉的“语言”表达 当东方遇到西方,当东方文明被西方奏响和欣赏,将是最有创意的一幕! 我们的中国之夜需要新意,中国文化的推广需要走出老的套路!大家谋划了一个星期,我们决定做调查,给很多朋友群发了邮件,四选一:A.中国电影之夜 B.中国音乐之夜 C.中国书画之夜 D.中国白酒之夜 可能前三个选项新意不够,给我们回信的美国人大多告诉我们想尝尝中国白酒。果然不出意料,寻求刺激的美国人!那就这样定了。让美国人尝尝中国的白酒,看看他们喝完白酒有什么反应,顺便推广一下中国饮食文化最独特的一个元素。 世界上很多民族大多爱酒,有些民族对烈酒情有独钟,其中最著名的四种烈性酒的是苏格兰的威士忌、法国的白兰地、俄国人的伏尔加,中国的白酒。相对前三种而言,中国的白酒目前的国际认知度还不是很高,所以今年我们决定举行一个小的“中国白酒之夜”,让哈佛的老师学生们尝尝中国白酒,给他们普及一下中国独特的白酒文化。 大家分头行动。几个跑到超市去买菜,准备做一手川菜。辣菜配烈酒,也许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有的跑到中国城去寻找酒,我们刚开始估计在美国买白酒不太容易。没想到跑到中国城一个高档白酒店一看,这里居然还真有中国白酒买,不过种类不多,并且夹杂在世界名酒中略显孤单(如果是国内打开电视,白酒广告非常多,也非常精美,但是如果白酒能够在世界发起这样的攻势就好了),大瓶和小瓶的52度五粮液,大瓶58圆,小瓶39圆。据那个老板说,也会有外国人来买中国白酒,只是人不是很多。看了中国白酒文化还没有被广泛的普及。 白酒到手,择日开席。星期三晚上大家的课比较少,所以我们就选这一天晚上。提前做好了菜,外国朋友如期而至。由于我们提醒他们这是“中国白酒之夜”,所以大家都没有开车过来,并且来的朋友都是21岁以上。(美国法律规定21岁以下不能沾任何酒,这刚好与中国文化相反。中国的很多小男孩的父亲从小就带着孩子喝酒,培养孩子的男子气概和豪爽性格,这在美国是违法的,所以很多美国人无法理解的酒文化教育) 为了这个中国文化·白酒之夜,我们还特地准备了一个中国人如何制造白酒的短片,然后学习了一下中国白酒品酒、敬酒的礼仪。这是外国朋友最好奇的一部分,他们不明白中国的敬酒文化——为什么中国人要“感情深,一口men(这次字似乎打不出来,看来是口语词汇);感情浅,舔一舔”。我们说,大家看看我们的交情决定是men还是舔吧。外国朋友想了很久,大多还是men了,只有极少数几个女生矜持一下,舔了一口,反应是“辣”的不得了。 这位属于一口men型美女,她的动作太快,喝完以后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多少度?”得到答案以后晕乎乎的说了一句“这不是wine,是Alcohol”(西方人把酒精度数比较低的酒,比如葡萄酒叫wine,把烈性酒叫Alcohol) "五粮液"味道不错,脸一喝就红了!酒瓶这么大,酒杯为什么这么小?眼神得很好才行! 这位韩国男生喝酒的姿势专业得让我们吃惊!没有人教他,完全自学,以至于后来美国美女们都跟着他模仿!让他很有成就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韩国父亲教他的。 Gena是一个典型的哈佛淑女型女生。平时整天看到她在图书馆、宿舍和学校三点之间穿梭,并且她是美国很常见的素食主意者。但是她似乎对中国的白酒香味很感兴趣。自己主动Men了三杯,最后脸红的不行。 哈佛美女淑女型喝法 请哈佛朋友喝白酒的创意后来被证明不错。Gena后来给我写信说,她上出租车的时候,司机问她去哪里,她喝的有点高,她的回答居然是“你自己决定吧(原文是you decide for me!)”,然后司机吓得险些找警察。Gena给我写信,告诉我,这是她最难忘的一次中国文化活动。“Let Men later”,我们以后接着men! 这位属于矜持型美女 老师忍不住尝了一口"五粮液",冒着开车被警察找麻烦的风险 干一杯,干脆今天打车回去 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在世界上都没有有效的推广,主要原因有三点: 1. 中国内地传统的商业文化和营销手段过于含蓄,速度不够快,所以很多国际市场被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是美国和日本占据。比如前些天看报道,发现日本和美国试图瓜分中国的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市场,并且在波士顿的超市,著名的中药、食品品牌都是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生产的,大陆品牌集体缺席。 2. 中国缺乏国际型的营销人才。中国文化推广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导致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不熟悉甚至是曲解。这个时候,需要国际行的营销人才去深入了解西方社会的爱好和游戏规则,然后对中国文化进行国际包装。 3. 中国人“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商业哲学,长期以来,我们不懂得用国际规则和方式主动包装自己习惯的民族品牌,等着国际客户上门!这是很难的,因为国际市场上,必须用高超巧妙的公关和营销技巧去培养外国朋友的消费习惯! 谁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在国际的舞台上,中国国粹文化需要更高调和智慧的表达!当我们的酒香在我们自家院子里飘香,让我们如此沉醉的时候,日本的酒们已经在国际市场上醉倒一片人了! 今年的中国文化之夜我们让美国人尝到了中国的白酒,醉倒帅哥美女一片,甚至让美女喝晕地忘记了回家的路,明年呢?我们一小群人的力量够吗? 在2005年,我的清华毕业13万字的论文《国家品牌营销》中,我曾有一章专门论述这一个观点:名人品牌、产品品牌和文化品牌是国家品牌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化已经随着麦当劳、可口可乐、碧昂丝、汉姆斯们飘向了全世界,法国文化用香奈儿和葡萄酒们为过这个国家赢来了浪漫美好的国家声誉,意大利人用Cucci包装着世界,英国人也忙着用“创意英国”推销着威廉王子和贝克汉姆们的贵族生活品味,可是中国社会呢? 我们的国粹文化还停留在国门内的状态,我们的国际名人在国内被批和嫉妒地体无完肤,我们得意地口诛笔伐了一个又一个陈凯歌张艺谋章子怡们,卖掉了大宝美加净中华乐百氏,这个时候,美国日本韩国们已经开始对我们的国粹文化开始新的市场包装,世界舞台的丛林法则中,谁能先发制人,谁就能占领先机。我们要警惕! 不光是产品品牌,在这个品牌为王的时代,个人是品牌,产品是品牌,国家也是品牌,国家形象也可以被包装营销,哈佛肯尼迪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指出:国家软力量是国家综合实力重要的的组成部分,在和平时代,文化的侵略比武力侵略更加有力和值得警惕。 一个平凡的夜晚,美酒飘香后,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需要改变中国人的傲慢和矜持,主动有力出击,用中国国粹醉倒世界上更多的人!
☜中国白酒喝倒哈佛美女